
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在12日下午舉行的天業(yè)通聯重組媒體說明會上,投服中心代表表示,近幾年,由于光伏制造業(yè)的大幅擴產,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疊加技術進步與補貼退坡等政策因素,光伏產品價格總體保持下降趨勢,盈利空間逐步縮減。未來,隨著平價上網的加速推進,光伏產品價格還有望進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光伏行業(yè)急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一方面,若成本端的下降小于價格端的下降,則會壓縮公司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若成本端的下降不及同行業(yè)競爭對手,則可能帶來市場份額的縮減。
在光伏產業(yè)鏈中,太陽能電池片與太陽能電池組件是產業(yè)鏈中差異最小、毛利最低的環(huán)節(jié)。根據晶澳太陽能在美國上市期間披露的年報計算,其組件產品2015年-2017年的售價分別為3.46元/W、3.21元/W、2.57元/W,其組件產品2015年-2017年的成本分別為2.87元/W、2.74元/W、2.27元/W。與隆基股份相比,晶澳太陽能組件產品的單位售價差異不大,而其單位成本在2017年則高出隆基股份25.5%。投服中心代表要求公司結合數據說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晶澳太陽能組件產品的成本在同行業(yè)中是否具有競爭優(yōu)勢,并說明公司在降低產品成本、提升效率方面的具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