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資本市場研究會會長 李國魂
我演講的題目,“構建經濟生態(tài)有機循環(huán)”,主要落實到樹立證券市場多贏思維。現在大家有多種觀點,中國目前資本面也就是金融資金量非常龐大,但是好多企業(yè)苦于沒有資金,以溫州為代表中國中小企業(yè)資金鏈斷裂,成為中國經濟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如何求解?我最近也做了一些思考,把這些觀點帶到咱們論壇上和大家進行一些交流與分享。2012中國經濟到底是超越危機,還是危機四伏,至少有五個方面中國經濟確實出了問題。第一中小企業(yè)生存狀況不斷惡化,尤其是資金鏈斷裂問題非常嚴重。第二股票市場二級市場投資者,已經連續(xù)多年虧損。中國的證券市場在超乎想象單機化,發(fā)揮募集功能的同時,讓二級市場投資者無意回報。第三,貨幣超發(fā)嚴重,但與實體經濟對資金的強烈需求形成了巨大影響。第四,外匯占款居高不下,一般貿易逆差有擴大化的趨勢,經濟結構的調整難以有效顯現。第五,外貿形勢嚴峻,自由品牌和自我創(chuàng)新難以形成有效規(guī);晒D換,更難以形成帶動整個經濟質量提高,為什么提這幾個觀點。
我個人最近研究結果認為,轉換經濟發(fā)展方式,實際核心有一個經濟生態(tài),能不能構建成有序循環(huán)生態(tài)鏈。作為經濟生態(tài),我們知道既然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一定是強有力的財政要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在市場經濟中間,金融生態(tài),創(chuàng)新生態(tài),品牌生態(tài)和股市生態(tài)構成了極其重要的四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這四個生態(tài),能不能有效結合,也決定著整個中國轉換經濟發(fā)展方式,實現新的飛躍,具有重要的意義。反之必然,也會形成重要的限制因素。
我們認為,現在一個直接的結果,從2007年金融危機到2010年開始的歐債和美債危機,兩次危機相互疊加。最終我們通過結果來衡量,發(fā)現受損最嚴重反而是中國的資本市場,這是為什么?我曾經和別人講過一個問題,美國或者是歐洲,甚至金磚四國其他國家逼迫人民幣升值,美國也恨不得人民幣和美元升值變成1:1的關系,我反問大家如果人民幣和美元變成1:1,我們中國是不是世界第一大強國,美國現在15萬美元,如果變成1:1,中國GDP是美國2.1倍,我們是第一強國。
第二,當巨額不管是外匯占款也好,或者螞蟻搬家式外幣進入中國內地也好,當你不知道很多外幣,外匯如何進來,你怎么制定你的貨幣政策。我們現在主要是工農中建交這幾個銀行,五大銀行。這五大銀行,我們貨幣之父弗里德曼都說貨幣無論何時都是一種現象,貨幣也是一種商品。2千年的時候我們GDP8.9萬億,最后的落款就是M2,和我們當時GDP比例705,現在到了2010年M2和GDP達到182,到了2011年余額85.16萬億,增加了多少?我們貨幣政策留給我們的資金是非常非常多的,13萬億。
但是,企業(yè)為什么沒有資金,資金哪里去了,資金你到哪里去了?我們現在來考慮這些問題。為什么流動性泛濫,但是作為實體經濟的企業(yè),到底為什么找不到資金。第一個,我們知道從2009年,再一次啟動貨幣政策調控工具,存款準備金率,連續(xù)上調存在準備金率多次,我們知道在2010年72萬億M2同時,如果上調0.5個百分點,鎖定資金在3500-3800點左右。那么,從這個增加最高達到21.5,從17.5到21.5,4個百分點,大家可以算,鎖定了多少資金,這是一個鎖定資金。
第二個外匯占款截止到2010年將近達到25萬億,由于中國對外貿易結構決定,50%以上是外資企業(yè),結匯以后所有資金一定會有所流向,25萬億結匯,外資對我整個對外貿易,一般貿易有巨大逆差,加工貿易都是外資企業(yè),中國企業(yè)跟他代工的,一般貿易始終出去逆差狀態(tài),加工貿易屬于順差,這個答案已經找到了,那么巨大的順差狀態(tài),這個資金兌換了人民幣一定是回到這個外資企業(yè)手里。作為中小企業(yè)和其他企業(yè)的心態(tài)依然得不到融資。
第三,資金鎖定不流通渠道占用資金對沖了什么?這個數據是什么數據,就是大家經常講到的灰色收入。王小武教授曾經做過2005年達到2.7萬億元,2009年到9.3萬億,我們知道灰色收入有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合法,見不得陽光,還有一部分地下錢莊,或者未明確的金融形態(tài)融資,這部分資金量很大,其中好多類資金并不能參與資金流通,因為貨幣政策流向,以及經濟結構調整,對這種資金依舊是沒有吸引力的;蛘呶覀儞Q句話講,資本市場特征極其明顯,對這部分資金沒有太大壓力,我們大家都知道“房無敵”,“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或者和資本市場保持距離的同時,重視和衍生品實體經濟打交道。
自從進了2010年之后,中國土地貨幣化,房產貨幣化,農產品也極具貨幣化。第五,富翁階層的跑路和外遷導致資金外流,六實體經濟空心化,這幾個方面導致經濟非常困難,由于這些情況把很多央行復制流動性都吸收掉了。所以,企業(yè)感覺到極度困難。自從匯改以后,整個人民幣對美元整體趨勢就呈現這種狀態(tài),加工貿易一直居高不下,FDI外商直接投資一直是遞進,但是現在逐級回落,從2011年8月份開始,中國一般貿易在外貿中終于突破了50%的一半對一半的界限。但是,巨大的逆差依舊不能夠解決中國一般貿易,在中國經濟結構中為GDP增長所做的貢獻。
貿易加進來是什么?是進出口靜態(tài),如果一般貿易逆差如此之大,肯定是外商企業(yè)做貢獻。外匯如果達到25萬之舉的時候,應當明確,整個經濟形態(tài)到底出了什么樣的問題。如果經濟形態(tài)里面,金融生態(tài),還有創(chuàng)新生態(tài),品牌生態(tài),和股市生態(tài),我們對他們作用和能力進行一個分割,我們應當明確,金融生態(tài)一定是在市場機制和財政保駕護航的作用下,對創(chuàng)新和品牌形成重大關聯和支撐機制,這樣一國資本市場才能夠不斷的取得更好GDP真金含量。為什么說美國金融危機,次貸危機都率先涌現歐美,但是美國股市在2011年漲了5.6%,為什么?
因為美國股市里面好多巨無霸,航空母艦類的公司,他的GDP真金含量代表了美國的生產力。我們GDP真金含量不取決于增長速度快慢,這里面就有一個觀點,股市是一國經濟的晴雨表,如果我們把經濟,按照金融創(chuàng)新,品牌和故事這四種形態(tài)來進行概括的話,一定有一個經濟的增長質量。如果說經濟的增長質量很高,GDP的真金含量一定很高,美國的GDP里面一定是有FaceBook,Google,微軟等等這樣的公司。所以,我們講股市是一國經濟的晴雨表,一定不是代表的GDP的增長速度,不是一位數,或者兩為書,一定代表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質量。照此來講,股市應當能夠反映到一國經濟,起到晴雨表的作用。
我們現在有這么多的外匯儲備,現在已經超過3萬6千個億,馬丁.沃爾夫,中國每年損失外匯儲備2千億美元。除了人民幣單向升值,除了人民幣單向升值兌美元,如果2011年人民幣單向手收支,這就意味著那個時候1萬億美元,畢竟這個資金是不動的,損失了多少。如果按照這個情況再來看一下,在人民幣預期升值的前提下,這很小是有道理的。
再講中國資本市場,也重點主要講我們二型股票市場,深滬兩市市場,創(chuàng)業(yè)板,在中關村開的新三板,這幾年中國股票市場出現了多少億萬富翁,我們變成億萬富翁生產基地,不管是二級市場也好,或者是一級市場,我們創(chuàng)造這么多億萬富翁,這實際上正是中國資本實力貢獻。一個市場要實現共贏,實現多贏,二級市場投資者和公司發(fā)起人,或者這個企業(yè)上市,都要實現這么一個目標,這四種經濟形態(tài)里面,一定是包含資本市場為什么說二級市場不能夠有投資者代為受益。
我們知道中國股市幾次暴跌,2011-2005年,跌了56%,所以市場投資者都虧損。到了2001年這個時候,我們知道2007年漲了6千多點這一重大行情,但是有6千多點一跌到1624,這種巨大暴跌,最大跌幅達到73%,這是一種什么市場,身處次貸危機美國也沒有跌這么多,我們市場自身已經缺水,在這份經濟形勢中間給投資者的一個答案就是這個結構。現在整個股票市場,為什么給投資者不能帶來巨大收益,原因很簡單,股權分置改革以后,有中國的股權分支,流通和非流通股,現在已經變成全部流通。那么全部流通意味著二級市場流通增量以幾十倍的速度在增加。
以前中國股市結構是有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做莊的資金,或者銀行和違規(guī)資金,這五種力量就可以把股指做的雞飛狗跳。但是,由于流通大規(guī)模擴容,目前只有2.25億規(guī)模公募基金已經跳過那個大河,在座各位券商你們自己應當知道,在這么一種情況下,單純做莊只能是字找死路。所以,中國股市逐漸,更加顯現出一種自身在尋找一種靜態(tài)平衡,動態(tài)平衡之間,為投資者找出一種折中的辦法。但是,單體化融資功能發(fā)揮,往往這種功能就消耗掉了。舉例來講中國平安從2008年開始,連續(xù)4,5次要募集資金,結果到現在沒有募集成功,但是對自身的股價,對整個大盤漲幅,大家知道損耗有多大。
第二,我們的期貨雖然已經有,但是由于政策方面措施,好多投資者,尤其機構投資者并沒有拿這種利險工具去對沖資金,在現貨買賣中的風險。所以,這二者之間沒有建立對等關系,所以,在中國股票市場上就不會出現二級市場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而在美國他們股票市場就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這就是不對的。
但是,我們現在中國資本市場產生若干個億萬富翁,很多上市公司,尤其關系到國際,國家經濟命脈公司上市,這一定是改革成果。我曾經提到中國資本市場五級增長理論里面提到,前20年肯定是投入期,雖然很痛苦,肯定要做,中國股市200年,我們才20年。在18歲已經進行成年宣禮,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存在這個問題,當然這也做了一個測算,21年后股票市場沒有人投資,但是有一個數據基本很權威,比如這個數據也有來自一些很大券商,整個中國資本市場,這些年對投資者盡管沒有帶來好的回報。
那么,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很簡單,這個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新增外匯占款對整個中國資本市場有多大影響。我們現在如何從構建有機循環(huán)中國經濟生態(tài)與轉換中國在21世紀經濟發(fā)展方式中間找到一種有機平衡,非常重要。我認為,首先必須要明確整個中國的資本市場他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我是繼續(xù)單機化充分發(fā)揮我目前資金的作用,還是要與中小投資者,公司,機構,企業(yè),共同正向相關的結構。第二,這幾種經濟形態(tài),我們現在大家也都知道,整個中國從改革開放建立中國特區(qū)的時候開始,截止到現在總共有10多種這樣的區(qū),或者那樣的區(qū)。比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國家改革配套區(qū),區(qū)域經濟戰(zhàn)略規(guī)劃等等有13個,而且這些規(guī)劃都分屬于不同部門。
如果改革開放作為一個試驗田來找到一種發(fā)展的路子,用名詞解釋摸著石頭過河,改革開放30年以后,中國在摸索中一定會形成自己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現在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我覺得確實有點過不過去了。在這個里面,我們可以讓大家去看,整個我們現在所有這種經濟特區(qū),地方債不用講了,我們有10.7億地方債,主要通過地方融資平臺,通過政府擔保最后全部轉嫁到商業(yè)銀行頭上了,這里講的是美國,日本,印度。
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有三個點,這就是我們以前經常講的長三角,環(huán)渤海,珠三角。從90年代開始進入新世紀重要的帶頭作用,但是從2007年之后,整個國家為了確保經濟增長,抵御金融危機整個危機,新的經濟版圖極度擴張。有三個到2009年擴張到6個,到2011年已經擴張成這樣,這就是說整個中國經濟不管是戰(zhàn)略規(guī)劃也好,還是規(guī)劃,計劃,或者是到家庭作業(yè),最終的結果變成大鍋飯了,每一個省都有,比如像以國家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來講,最大的產值上萬元,最小只有39億,這個大鍋飯必然會削弱以經濟發(fā)展所制定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帶動作用。
如果說根據這一點,我們當時進行明確,現在國家陸續(xù)確定出臺所有這個區(qū),或者那個區(qū),或者這個區(qū)規(guī)劃。如果這個態(tài)度,而且分布于不同部門,一定是資源疊加的浪費,或者說是管理多極化,效果低能化,一定是這樣,F在如何來求解,確保中國的經濟生態(tài),能夠最終反映到資本市場,或者是證券市場給廣大二板市場投資帶來收益,這在中國也是一個偉大戰(zhàn)略。因為我們現在知道二板市場投資者已經達到1.45億,還有一個現在股市交易,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內,中國現在有4千萬個商業(yè)形態(tài),99%的形態(tài)是中小企業(yè)。那么,這些中小企業(yè),中國的股民現在大部分是城鎮(zhèn)為主,中小企業(yè)解決中國城鎮(zhèn)85%的就業(yè),60%GDP貢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股市里面這些投資者,尤其是1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一定是4千萬里面好多中小企業(yè),或者個體工商戶,一旦企業(yè)受到巨大危機的時候,二級市場,股票市場損失再大,一定要去融資,為什么?挽救企業(yè)的命運。
所以,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金融與虛擬經濟之間,相互依存關系從來沒有像今天聯系的如此緊密。我們怎么想?要構建什么?我覺得首先,第一要必須為中國私募基金給一個合法身份,合乎公司法,合乎企業(yè)法,并沒有明確講到中國的私募基金是合法的。那么,要把這些灰色收入必須徹底解放,2010年兩會期間,代表提出灰色收入寫在政府報告里,最后討論不了了之。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意識到灰色收入在整個中國資本流動下已經有舉足輕重作用,9萬億不是一個小數,如果通過對私募基金合法化,讓這些資金見到陽光,加入到整個資金大河里面去,效果由低到高,由小到大,進行有序循環(huán)。
第二點,必須要設立專門為中國中小型銀行服務的中型或者小型銀行,大企業(yè)有大的政策,壟斷型企業(yè)有壟斷性政策,中國只有占99%的中小企業(yè),沒有自己的貸款銀行。我們知道在金融危機中間,很多城市的中小企業(yè)通過銀行貸款,比例只占到4%-8%,98%到92%之間的資金通過什么?通過民間高利貸,或者典當各種手段來解決,溫州企業(yè)資金鏈斷裂,就是這種經濟形態(tài)下最終風險集中爆發(fā)最典型特征。
第三點,要建立外匯品種基金,外匯品種基金,他其功能主要有外幣,本幣,黃金共同組成。那么,他在這里增加基礎貨幣的前提下,就能夠去對沖,因為對外貿易所增加的占比,這對中國目前來講,這是必須的,這是第三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點,主要要對整個中國金融業(yè)核心職能進行重大轉向,也就是說,要圍繞轉換經濟發(fā)展方式,兩個最突出特點,或者就是功能創(chuàng)新品牌,要優(yōu)化整個銀行向這樣的企業(yè)形態(tài)進行傾斜,確保中國的轉換經濟發(fā)展方式有他自身的真金含量,不斷上升。
第五點,也就是我們講整個中國的股票市場發(fā)行要對鐵公雞這樣公司,必須嚴格的講不。有149家企業(yè)上市到現在一分錢都沒有公布,典型的鐵公雞,不僅不打鳴,還會讓企業(yè)不下蛋,企業(yè)本身利用的機能被牢牢掐死。一定要對這樣的鐵公雞,或者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yè)進行關閉,對整個中國形態(tài)里面效益高,或者充足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市場鎖定的企業(yè)進行上市,這樣對二板市場投資者也是非常有利的。為什么?我們有好多特權往往把二級市場投資給扼殺了,有的帶中字號企業(yè)上市時間不到6個月,組建時間不到6個月,就這樣的公司已經上市了,這個特權一定要取消掉,這樣就保證整個中國股市重大內生機能。
最后,要保證中國的創(chuàng)新和中國的品牌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當中能夠成為帶動中國經濟增長,出現高質量的引擎,金融對創(chuàng)新品牌扶持必須要加大力度,這樣整個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夠形成各方共贏的一種格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