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雙方沒有妥協(xié)態(tài)度、監(jiān)管機構沒有結論性意見,深圳私營房企京基集團對上市公司康達爾(000048.SZ)的收購陷入無止盡的規(guī)則攻防戰(zhàn),為此,深交所對康達爾發(fā)出了第14份關注函。
9月20日晚間,深交所分別向康達爾、京基集團下發(fā)關注函,要求康達爾說明在臨時股東大會中,將京基集團自林志等13人處取得的股份表決權排出在外的具體依據,并提供此前舉報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向現(xiàn)有股東吳川聯(lián)合企業(yè)家投資有限公司支付300萬元投資款的證據。
深交所關注函要求京基集團說明是否為吳川聯(lián)合提供過資金,以及歷次信息披露是否存在違規(guī)。
此前一天,康達爾發(fā)布《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稱,由持股31.65%的第二大股東京基集團提議的中止在建工程合同議案、罷免全體董監(jiān)事議案均未獲通過,由持股31.66%的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華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提請的融資議案獲得通過。
對于股東大會中罷免議案未獲通過,京基集團也并不認可,京基集團向界面新聞提出三點質疑:
第一,此次股東大會只統(tǒng)計了京基集團持有康達爾31.65%股份中的11.85%,理由是另外19.8%的股份受讓于林志等13名自然人,康達爾以深圳證監(jiān)局正在核查林志等13人與京基集團是否違規(guī)為由,拒絕承認這部分股份的投票權。
京基集團認為監(jiān)管部門及法院從未做出任何限制行使康達爾股東權利的監(jiān)管措施。康達爾監(jiān)事會在監(jiān)管部門沒有作出裁定的前提下,肆意剝奪京基集團表決權,這一行為于法無據,嚴重侵害了京基集團的權益。
第二,如果依法認定京基集團的表決權,罷免議案已獲得通過。在康達爾認定的統(tǒng)計前提下,罷免議案同意股份數約占出席會議所有股東所持有表決權股份的38%,反對股份數約占出席會議所有股東所持有表決權股份的62%。
第三,京基集團認為此次臨時股東大會程序明顯違規(guī),主要情形有康達爾違規(guī)自行指定計票人、監(jiān)票人;監(jiān)事會將投票箱帶離現(xiàn)場近三個小時。
康達爾暫未回應京基集團的質疑。但現(xiàn)場見證律師為康達爾出具了結論性意見,康達爾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召集和召開程序、召集人和出席會議人員資格及表決程序均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章,表決結果合法、有效。
在深交所和證監(jiān)局的核查介入下,目前尚不能判定“京康之爭”的結果。但僵局之下,仍可以從幾個細節(jié)之中,看到微妙的形勢走向。
康達爾的底牌
從2013年開始,被稱為“牛散”的林志低調吸籌康達爾,三個月之后持股比例便達到15.08%,隨后遭遇深圳證監(jiān)局處罰;但證監(jiān)局并未禁止林志的吸籌動作,林志繼續(xù)吸籌至持有康達爾19.8%的股份,隨后林志將所控制股份全部轉讓給京基集團。
京基集團的“圍獵”引起了康達爾的一系列反擊,從資產重組失敗到引入戰(zhàn)略合作者,康達爾最終發(fā)現(xiàn)致命的一招是舉報京基集團違規(guī)舉牌,而在監(jiān)管部門認定之前,不承認京基集團所持部分股份的表決權是最佳方案。
在7月底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中,康達爾將當時的各項提案表決結果以三種表決方式發(fā)出,分別是“全體與會股東均按有效表決計票的表決結果”、“京基集團有限公司的表決票按無效表決計票的表決結果”、“京基集團有限公司及其疑似一致行動人深圳市吳川聯(lián)合企業(yè)家投資有限公司的表決票按無效表決計票的表決結果”。
1個月后的臨時股東大會,康達爾的計票方式再次發(fā)生變化,將京基集團受讓的林志等13人的19.8%的股份表決排除在外,將京基集團此后自行增持的11.85%股份以及疑似一致行動人深圳市吳川聯(lián)合企業(yè)家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1.94%股份計入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
兩次股東大會計票方式的細微差別可以看出,這場由“散戶”林志發(fā)起、京基集團接力的收購大戰(zhàn)中,康達爾的“底牌”是緊追京基集團與林志等人早前便相互勾結的嫌疑不放,舉報其在信息披露中的虛假陳述,打贏這場反收購戰(zhàn)。
頻繁更換律所
這場收購戰(zhàn)中,除了京基集團、康達爾兩個主角之外,同樣經受考驗的是雙方律師事務所,在攻防之中,如何利用相關法律規(guī)章制度為各自客戶爭取到主動權,而又能夠避免監(jiān)管機構的審查,要達到這樣的結果并不容易。
處于漩渦中心的康達爾在兩年內已更換四家律師事務所,在7月29日的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到9月19日的臨時股東大會,康達爾將此前的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更換為廣東萬諾律師事務所,相應帶來的則是計票方式的改變。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師告訴界面新聞,一般律師事務所的意見會保持一貫性,但康達爾方面拒不承認股東表決權,而且每次的做法和理據都不相同,“這使得律師很難做,所以換律師就不足為奇了”。
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的尷尬在此前已顯現(xiàn)。6月2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針對康達爾延遲召開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進行問詢,主要內容是延期召開年度股東大會是否合規(guī)、股權登記日保持不變是否合規(guī)以及股東大會延期如何保障中小股東合法權利三個問題,深交所強調回復應該包含法律顧問進行核查開出具結論明確的法律意見。
三天后,彼時仍是康達爾法律顧問的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開具法律意見書,認定延期召開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能夠更好地保障全體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數天之后,深圳證監(jiān)局否定了康達爾的申辯理由,責令康達爾最晚于7月31日前召開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
在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之前,康達爾的法律顧問還有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以及北京國楓凱文(深圳)律師事務所。
“接班人”身影閃現(xiàn)
罷免的同時就有提名,京基集團在此次股東大會中提名的董事候選人中最大亮點是陳家榮。
資料顯示,陳家榮為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的長子,于1988年12月出生,高中與大學都在加拿大留學,獲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士學位,2012年回國后在平安證券投行部工作,主要負責企業(yè)上市并購發(fā)債業(yè)務。
陳家榮是主張京基集團上市的“擁躉”,作為京基集團的“接班人”,他也有足夠的時間與權力去推動。
一位接近京基集團的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陳家榮參與了此次收購康達爾的事件。同時,陳家榮權力已日趨擴大,其目前是京基集團副總裁,主管集團人力與行政中心、戰(zhàn)略投資中心,并分管下屬商業(yè)管理公司。
去年深圳市工商聯(lián)(總商會)舉辦的深圳“創(chuàng)二代”青年企業(yè)家座談會中,陳家榮以京基集團的“接班人”身份出席會議并發(fā)言透露,在房地產行業(yè)不再是朝陽產業(yè)的今天,進軍文化產業(yè)是其作為“創(chuàng)二代”為京基謀求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第一步。
陳家榮的志向并不止于加碼文化產業(yè),他希望京基集團打通融資渠道,獲取更低的融資成本,讓房地產主業(yè)得到更多的靈活性和流動性,他希望可以“運用在平安證券的工作經驗推進集團旗下其他業(yè)務板塊的上市計劃”。
資本市場上,陳家榮已有斬獲。2015年7月,陳家榮實際控制的立天環(huán)球有限公司,劉根森(香江集團主席劉志強獨子)控制的威勝控股有限公司,劉維控制的Polar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以5.8億港元的價格并購香港傳媒上市公司先傳媒(00550.HK)55%的股份。
經過一系列運作之后,陳家榮以及其控制的立天環(huán)球有限公司目前分別持有先傳媒28.47%的股份,作為第一大股東的陳家榮對于先傳媒已擁有主動權,雖然先傳媒的業(yè)績未能扭虧為盈,但先傳媒顯然是一個優(yōu)質“殼”資源,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伴隨著陳家榮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也可以看出其在深圳企業(yè)家年輕一代接班人中的活躍程度,與其交集頗多的是“海歸”圈,在深圳著名的企業(yè)家俱樂部“同心俱樂部”青年委員會中,陳家榮為常務副主席,劉根森為主席,該委員會囊括了99名成員,均是華南區(qū)域著名企業(yè)家的子女。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特別鏈接: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新華網政府部門交易機構證券期貨四所兩司新聞發(fā)布平臺友情鏈接版權聲明
關于報社關于本站廣告發(fā)布免責條款
中國證券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B2-20180749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證券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B2-20180749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