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隋尚君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蔣琪實習生隋尚君) 全國各省2018年兩會近日密集召開,各地新一年的經濟發(fā)展目標成為關注焦點。據公開報道統(tǒng)計,截至1月26日,全國31個省區(qū)市已全部公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當地2018年GDP預期增長目標。同去年相比,今年各省這一目標普遍呈下調或持平趨勢。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fā)展方式、優(yōu)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fā)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也成為各省份2018年工作的重點,在GDP增速上,不少地方也主動下調了2018年的預期目標。
與2017年GDP增長目標相比,天津、安徽、湖北、甘肅、內蒙古、西藏、河北、山東、廣西、吉林、重慶、寧夏、青海提出的2018年GDP增長目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其中,安徽由8.5%左右下調至8%以上,湖北由8%左右下調至7.5%,甘肅由7.5%下調至6%左右,內蒙古由7.5%左右下調至6.5%左右,西藏由11%以上下調至10%左右,河北由7%左右下調至6.5%左右,山東由7.5%左右下調至7%以上,廣西由7.5%左右下調至7%~7.5%之間,吉林由7%左右下調至6%左右,重慶由10%左右下調至8.5%左右,寧夏由8%左右下調至7.5%左右,青海由7.5%左右下調至7%左右。
“各地在擠水分,強調高質量發(fā)展,是為下一步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中國的經濟肯定會又好又快發(fā)展。”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說。
在部分省份下調GDP增長目標的同時,也有省份設定的GDP目標與去年持平。其中,北京、上海、江西、湖南、陜西、福建、海南、四川提出的2018年GDP增長目標均與2017年保持一致。
此外,部分地方在設定GDP目標的措辭上有一些細微的調整。比如,河南由7.5%以上調整為7.5%,新疆由7%以上調整為7%左右,浙江由7%以上調整為7%左右,廣東由7%以上調整為7%左右,云南由8.5%左右調整為8.5%。貴州由10%調整為10%左右。
常紀文指出,前十來年中國經濟走的是高速增長的道路,高速增長的道路是建立在粗放式發(fā)展的基礎上的,持續(xù)下去,環(huán)境承受不了,資源也支撐不了,因此,必須把環(huán)境、生態(tài)、安全生產、食品衛(wèi)生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經濟從高速度型轉向高質量型,會對GDP的數字有影響。
“不像以前,只要有GDP的數字就行了,經濟高質量實際上是多元的!敝袊缈圃喝丝谂c勞動經濟研究所社保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秋霖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表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經濟增速要維持平衡,可能在一定時期內,地方能否真正容忍一個相對低的經濟增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要穩(wěn)中求進。穩(wěn)中求進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所提升。”常紀文強調,調結構、轉方式就是既要顧及現在,也要立足長遠,要做到現有機制和長期機制相結合,短期機制和長期機制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