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蘋果咬了“聰明錢” 游資跨界囤貨陷窘境

馬爽 張利靜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臨近“五一”,天氣漸熱。往年這個時節(jié),冷庫里堆滿蘋果的景象十分少見,在今年卻成了常態(tài)。華圣農業(yè)集團執(zhí)行總經理彭小強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擔憂地說:“季節(jié)性水果陸續(xù)上市了。這樣下去,蘋果銷售會雪上加霜,庫存消化將更加困難!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fā)現,由于去年采購季貿易商大量囤貨,導致目前庫存比去年同期多出許多。高庫存令蘋果價格戰(zhàn)不可避免,也令大量跨界囤貨的投機資金陷入尷尬境地。蘋果產業(yè)若要走出“看天吃飯”的困境,果農及貿易商需積極利用期貨工具研究價格趨勢,調整出貨節(jié)奏,以減少損失、穩(wěn)定利潤。

  庫存遠超往年

  從10月下樹到次年5月和6月徹底走出冷庫,是一季蘋果的商業(yè)周期。眼下,4月中旬已過,距清庫僅剩一個多月的時間,可許多貿易商去年收購的蘋果還有半數趴在冷庫中。

  “今年做蘋果貿易就一個字——慢。我從1998年開始從事蘋果貿易,印象深刻的是這種情況在2010年出現過一次,感覺今年的問題可能比上次還嚴重!迸硇娬f,“現在還有50%至60%的庫存,往年基本在30%左右。”

  每年春節(jié)是蘋果銷售旺季,要消化庫存50%以上,但今年春節(jié)期間蘋果消費動力不足,清明節(jié)走貨情況也乏善可陳。

  華圣農業(yè)每年蘋果銷售額在5億元至6億元。作為公司主要負責人,彭小強對蘋果市場的風吹草動時刻保持關注,絲毫不敢怠慢。前不久,他幾乎跑遍了全國的蘋果冷庫,對當前庫存情況進行摸底,為今年最后一個蘋果銷售旺季“五一”期間的購銷做準備。

  “目前我們的庫存不高。因為去年蘋果收購價超預期,我們10月就調整了計劃,只采購正常年份60%的量,F在蘋果價格掉下來,我打算進行第二次收購!迸硇娬f。

  卓創(chuàng)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13日,全國蘋果冷庫剩余量約為713.58萬噸,占期初庫存量的62.8%。全國蘋果冷庫剩余量較去年同期多119.41萬噸,同比高出20.1%。

  比去年多出來的近120萬噸蘋果庫存,若按照畝產2500公斤的一般水平計算,折合種植面積約48萬畝,可種滿4.5萬個標準足球場。

  從事蘋果貿易多年的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qū)光遠果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遲光遠,對去年10月采購季大家搶蘋果的熱鬧場景記憶猶新:客商紛紛搶貨,果農摘了蘋果舍不得賣,收購價一漲再漲,尤其是在西部地區(qū),盛產蘋果的陜北和關中北部,紅彤彤的蘋果大量涌入冷庫,果農和貿易商對來年的蘋果價格抱以頗高的期待。

  卓創(chuàng)資訊數據顯示,2020年新季蘋果產量3848萬噸,同比降9.80%,主要是西北產區(qū)蘋果受凍害影響所致。全國蘋果庫存卻同比增加8.1%,在貿易商跟風囤貨過程中被推到2016年以來最高值。

  “庫存爆滿后,大家就有點兒覺得形勢危險了。”遲光遠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貿易商基本只賣自己的貨,很少去調果農貨去賣。他所在的公司去年大概收了860多萬斤蘋果,目前庫存180多萬斤!鞍凑漳壳跋俣龋蟾旁5月底能賣得差不多!彼f。

  隨著天氣轉熱,草莓、菠蘿、桑葚、芒果、櫻桃等一系列應季水果近期陸續(xù)走上水果店貨架,廣受消費者喜愛,更讓人為蘋果銷售捏了一把汗!靶录咎O果收購價推高銷售價,但替代品如柑橘類水果豐產且價格同比大降,利空蘋果需求!敝行沤ㄍ镀谪浱O果分析師魏鑫說。

  “聰明錢”反被聰明誤

  日前一則“小道消息”引起中國證券報記者的注意,有大量游資在去年囤貨待沽,是目前蘋果庫存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幾位現貨貿易商處打聽到,去年確有游資參與進來,但在目前市場存貨占比中僅是少數。

  一位貿易商表示,游資大概是在去年國慶節(jié)期間進來的,當時蘋果價格漲得很快,但它們并不是純粹投機。他說:“去年河北梨產區(qū)受災,梨大幅減產,導致梨商的冷庫都空著。恰逢去年蘋果減產預期較強,他們就來尋找機會。”

  “還有一些蒜商也參與去年的蘋果采購和囤貨!绷硪晃毁Q易商補充道。

  “這些資金在采購時推漲價格,后來又拋售助跌!边t光遠不滿地說,“他們對市場毫無益處!

  游資,通常被稱作“聰明錢”,但這次參與蘋果的減產行情似乎一點也不聰明。

  “去年收購成本高的貿易商到現在至少每斤已經虧了一塊六毛五!迸硇娊榻B,目前蘋果庫存主要集中在貿易商和一部分大戶果農手中。

  “蘋果滯銷對果農與小貿易商的影響更大一些!遍L安期貨副總經理王向龍說,貿易商采購減少令果農被動增加庫存,且貿易商銷售以自存貨源為主,缺少下游渠道的果農面臨更大銷售壓力。

  這類果農主要集中在山東地區(qū)!斑@主要因為西部地區(qū)蘋果下樹時間早且質量較好,待西部蘋果基本銷售完畢,山東蘋果才開始大量銷售。不過,即便早期賣掉蘋果的山東果農,收益也比西部地區(qū)每斤少了五毛多。”彭小強說。

  走出“看天吃飯”困境

  蘋果種植面積常年較為穩(wěn)定,天氣帶來的供給端變化是資金發(fā)揮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在今年市場高庫存的背景下,蘋果產業(yè)“看天吃飯”的弱點暴露無遺。

  產業(yè)自身特點決定了蘋果減產不太可能大面積發(fā)生!笆紫,蘋果樹本身多年生,前期投入大,后期可多年持續(xù)結果,成本較低。其次,傳統果農面臨老齡化,外出打工可能性較小,果園是他們的主要生計來源。再次,能夠種植蘋果的區(qū)域相對有限,蘋果屬于當地特色優(yōu)生品種!蔽忽畏治稣f,一旦天氣變化對蘋果生產實際產生巨大影響,如大幅增產或減產,蘋果價格大幅波動難以避免。除少數品質高的蘋果的價格表現堅挺外,大部分蘋果難逃價格周期。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企業(yè)要積極研究大宗商品趨勢,在經營中更好應對。

  對蘋果產業(yè)來說,各方主體對蘋果價格發(fā)現、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已越來越高。遲光遠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身邊有很多貿易商、加工廠甚至出口公司都在利用期貨來對現貨進行保護。

  “現在,用期貨走勢指導現貨銷售的現象非常普遍!迸硇娬f,“保險+期貨”對保障果農收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期貨市場應擴大在蘋果主產區(qū)的覆蓋范圍。

  從期貨盤面看,截至4月16日,蘋果期貨日成交量由上市之初的8.4萬手增加至4月16日的46.8萬手,持倉量由2.7萬手增至55.6萬手。

  當前,蘋果市場高庫存已是“明牌”。雖然市場預期價格下跌將難以避免,但魏鑫認為,受通脹預期及生產端話語權高于消費端的定價傳統影響,蘋果價格可能走出歷史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不太可能創(chuàng)歷史低位,本季果農收益總體仍可覆蓋生產成本。

  盡管價格預期不樂觀,彭小強依然在近期進行二次采購。目前,他的贏面在于:只要將成本壓得足夠低,就能跑贏價格下跌的時間。畢竟,大量采購會讓他對上游擁有更多議價權,前期壓縮采購及期貨套保所保護下來的利潤讓他有足夠資金去做二次采購。

  市場人士介紹,蘋果期貨的定價區(qū)域、交割布局、市場培育、“保險+期貨”試點都定位于優(yōu)生產區(qū),蘋果期貨可幫助企業(yè)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和韌性。據統計,2020年僅陜西、山東的8家龍頭企業(yè)就通過套期保值、基差貿易、場外期權、產融結合、實物交割等方式,平均增收(少虧)320萬元、多銷現貨3060噸,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保持了競爭優(yōu)勢。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