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股市與商品爭艷 2020大類資產誰是王者

張枕河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2020年即將收官,全球市場各大類資產紛紛交上了“成績單”,哪類資產表現最為突出、海外機構2021年看好哪類資產,成為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中國證券報記者統(tǒng)計了2020年以來全球各主要股指、各主要大宗商品類別,以及各主要貨幣的漲跌幅數據,結果顯示,納斯達克指數和COMEX白銀期價表現最為突出,累計漲幅均在40%以上。

  亞洲與北美股市表現突出

  在全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各主要股市表現呈現分化。其中,亞洲、北美股市表現相對突出,占據了漲幅榜前列。

  Wind數據顯示,在全球16個主要股指中,2020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收盤,12個股指上漲,4個股指下跌。在漲幅排行榜中,亞洲、北美股指全線領跑,占據了前9位。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深證成指分別累計上漲43.22%、33.93%,位居前兩位。第3至第9位的依次是韓國綜合指數(上漲28.34%)、臺灣加權指數(上漲20.63%)、日經225指數(上漲16.53%)、印度SENSEX30指數(上漲15.42%)、標普500指數(上漲15.36%)、上證指數(上漲10.78%)、道瓊斯工業(yè)指數(上漲6.30%)。期間,多個主要股指創(chuàng)下歷史或是多年以來的新高。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以歐洲為代表的其它地區(qū)主要股指表現相對欠佳。漲跌幅排名后三位的均為歐洲股指,分別是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2.46%)、俄羅斯RTS指數(下跌9.71%)、法國CAC40指數(下跌6.13%)。

  展望2021年,不少專家仍看好亞洲股市,認為相對于歐股的疲軟、美股的“高處不勝寒”而言,亞股最有潛力。

  富蘭克林鄧普頓股票主管Stephen H.Dover指出:“2021年,從地區(qū)來看,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主要在亞洲)仍存投資機會。相較于發(fā)達市場,新興市場經濟將從2020年的低谷中更加強勢地反彈。亞洲經濟體總體上已做好充分準備,無論是應對疫情,還是向數字化程度更高的經濟結構加速轉變!

  瑞信亞太股票策略聯席主管Dan Fineman表示:“在當前情況下,看好亞洲(日本除外)市場,截至2021年底之前預計將有19%的上行空間,或跑贏全球市場。從更長期看,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將在未來十年步入嶄新的盈利超級周期!

  金屬一族成績靚麗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避險成為貫穿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詞。

  受到避險情緒升溫和美元走軟的雙重刺激,2020年以來貴金屬表現亮眼。其中,COMEX黃金期價累計上漲23.58%,COMEX白銀期價漲幅更是達到47.17%。此外,基本金屬也表現不俗,LME銅期價累計上漲27.69%,LME鋅期價累計上漲21.96%,LME鎳期價累計上漲20.57%,LME鋁累計上漲10.06%。

  對于貴金屬2021年的走勢展望,瑞銀集團認為,相較于黃金而言,白銀2021年上半年上漲潛力可能更大,屆時可能上探至每盎司28美元。主要由于未來全球經濟復蘇更利于白銀的需求前景,白銀工業(yè)應用的需求占比超過50%。預計全球經濟恢復與貨幣政策維持寬松兩個因素將刺激白銀價格在2021年上半年持續(xù)上行。

  與金屬一族形成對比的是,國際油價2020年表現欠佳。紐約原油期價累計下跌20.78%,布倫特原油期價累計下跌21.85%。需求前景惡化、供應政策存在變數等都是拖累油價下跌的主因。

  弱美元誰受益

  弱美元牽動著2020年全球市場的神經,美元指數自3月份突破103高位后,隨即開始震蕩下行的走勢。截至記者發(fā)稿時,美元指數跌破90關口,2020年以來累計下跌6.9%。

  在美元走軟的情況下,多數主要貨幣兌美元都明顯走強。2020年以來,歐元兌美元累計上漲9.21%,英鎊兌美元累計上漲1.80%,澳元兌美元累計上漲8.35%,新西蘭元兌美元累計上漲6.08%,美元兌日元累計下跌4.71%,美元兌瑞郎累計下跌8.64%,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累計下跌6.18%。

  專家認為,美聯儲在未來較長時間保持超寬松政策幾成市場共識,弱美元趨勢日益明顯。對于新興市場而言,這將構成利好,資金外流壓力明顯減輕。景順新興市場股票團隊高級組合經理賈斯汀·萊弗倫茨表示,考慮到美元走弱、中國經濟穩(wěn)步復蘇,以及一大批有競爭力的公司涌現,未來10年新興市場資產表現值得期待。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