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中證網
返回首頁

博時基金張磊:積極布局基準做市信用債ETF

張韻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近日,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獲批發(fā)行。為何突然扎堆發(fā)行債基ETF?此類債基ETF有何特別之處?近日,博時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基金經理張磊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年來,債券ETF規(guī)模增長較快,市場投資需求有所提升,疊加看好中高等級信用債的配置價值,這是公募機構選擇當前布局該類產品的重要原因。

  青睞中高等級信用債配置

  中國證券報:為何選擇當下發(fā)行該產品?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似乎對普通投資者的辨識度并不高,為何選中該指數布局?

  張磊:展望后市,我們認為債券市場行情趨勢有望持續(xù),中高等級信用債依然有較好的配置價值。從中長期維度看,債券收益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間,在當前時點,利率品種下行較快,信用品種行情滯后,信用利差進一步走闊,信用債價值凸顯。從2025年供求角度來看,中高等級的信用債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之所以選擇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一是因為指數成分券本身為中高等級信用債,單券發(fā)行量大,流動性好,久期適中,有較好配置價值;二是交易所公司債持續(xù)擴容,指數發(fā)展空間廣闊;三是能夠進一步提升交易所債券市場活躍度。

  博時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是博時基金第一只信用債ETF,該產品將進一步豐富公司在債券指數基金產品線的布局。而且,從近期路演情況看,機構對中高等級信用債有較大的配置需求。

  中國證券報:該基金跟蹤的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指數?

  張磊:為了更好配合ETF發(fā)行,交易所對指數成分券進行了擴容,并對規(guī)則做出調整。一是將債項AAA擴充到主體或者債項AAA;二是將科創(chuàng)、綠色、民營公司債規(guī)模下調至10億元,原規(guī)則均為15億元以上;三是將剩余期限從半年以上調整為3個月以上。后續(xù)預計指數成分券也會持續(xù)擴容。

  規(guī)避信用下沉

  中國證券報: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從業(yè)經歷和債券投資策略框架嗎?

  張磊:我此前是信用研究員出身,研究范圍覆蓋城投債、產業(yè)債、地產債等多個信用債行業(yè),在宏觀研究、政策跟蹤及信用定價能力上積累較多,擁有多資產投資和多類型機構資金管理經驗。

  在債券投資上,首先,我會根據對宏觀經濟基本面、趨勢及政策的研判綜合評估不同大類資產的相對投資性價比,確定債券資產的戰(zhàn)略性配置方向;其次,我會傾向于采取更靈活的操作,從細分資產比價、機構行為研究、負債管理等多個維度細化投資策略,力爭獲取超額收益。

  中國證券報:在債券指數基金的投資過程中,你會如何控制風險?

  張磊:一是盡量貼近指數,盡量規(guī)避極端風險和極端偏離。我們的產品整體定位是做中等久期高等級公司債的貝塔工具,通過抽樣復制,在久期、行業(yè)分布、期限結構等關鍵特征上,盡量貼近指數,不做過分偏離。

  二是不做信用下沉。指數成分券均為資質較好的公司債,在此基礎上,通過信用研究、跟蹤比價,優(yōu)先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個券,不做信用下沉,嚴控信用風險。

  三是注意負債端管理,做好資產負債匹配。相比利率債,信用債的流動性要稍弱,在日常運作中會做好組合流動性管理,保持資產久期和負債相匹配。同時,適當使用衍生品,盡量避免過大波動。

  中國證券報:在債券指數投資這一看似偏同質化的領域,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打造出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

  張磊:核心策略是充分發(fā)揮指數本身的貝塔特性,追求維持中等久期。同時,綜合運用多種策略力爭增厚收益,規(guī)避信用下沉。

  增厚收益的具體策略方面,一是行業(yè)和期限擺布策略,從指數構成看,成分券期限結構和行業(yè)分布較廣,在成分券組合構建時,做期限結構策略和行業(yè)擇券,力爭增厚組合收益;二是打新策略,關注信用債發(fā)行的一級和一級半市場,尋找較好的參與機會;三是個券策略,根據利差情況、信用資質變化綜合判斷,選取具有更好性價比的主體及個券進行投資;四是非成分券策略,該部分作為彈性倉位,綜合運用收益率曲線策略等組合管理手段進行管理;五是國債期貨策略,根據情況有選擇地做一些策略增強舉措。

  債券ETF發(fā)展前景廣闊

  中國證券報:2024年以來,債券ETF規(guī)模開始快速增長,這背后的主要驅動力是什么?

  張磊:2024年以來,債券ETF規(guī)??焖僭鲩L,一是個人投資者接受度提高,占比上升,長期以來,指數型債券基金持有人結構以機構為主,占比超過80%,近年來,個人投資者開始加入指數型債基的投資,特別是同業(yè)存單指數基金;二是長久期品種受追捧,規(guī)模增長較快,這和2024年市場行情走勢密切相關。

  中國證券報:雖然近年來規(guī)模增長較快,但相較于股票ETF,債券ETF的體量仍然較小,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張磊:一是債券ETF起步發(fā)展較晚,產品數量較少;二是債券市場主要以銀行間市場為主,交易所債券占比相對較低。此外,債券ETF交易機制方面存在一些障礙,場內債券流動性不足、做市機制發(fā)展較晚、部分機構(如銀行自營)參與較少等也是阻礙債券ETF發(fā)展的一些因素。不過,我認為,隨著債券市場互聯(lián)互通機制的推廣,交易所債券市場活躍度的提升,預計市場布局債券ETF的熱情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債券ETF的未來發(fā)展態(tài)勢?

  張磊:作為大類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債券ETF未來發(fā)展有廣闊的前景。一是債券指數基金目前的市場占比相對較低,相比成熟市場有較大提升空間;二是信用債指數基金發(fā)展相對滯后,存量信用債指數債基數量較少;三是隨著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通過主動管理獲取超額收益的空間更加有限,指數基金的費率優(yōu)勢和工具屬性會更有吸引力;四是相比普通債券指數基金,債券ETF具有交易靈活便捷、質押方便等優(yōu)勢。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