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離職潮加劇 “公奔公”成優(yōu)先選項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經理離職潮進一步加劇,數量創(chuàng)近年來同期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今年以來已有148名公募基金經理離職。
長期以來,“公奔私”是常見的基金經理“跳槽”去向,但今年“公奔私”現象大幅減少,大多數系“公奔公”;鹑耸勘硎,“公奔私”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低迷的行情降低了主觀私募的吸引力,選擇“公奔公”的多為從中小型往大型公募平臺發(fā)展。在離職潮中有不少是因為業(yè)績不好而離職的,抱著“換個東家從頭再來”的心態(tài)。
基金經理“跳槽”頻現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經理離職潮愈演愈烈,離職人數再現“小高潮”。根據Wind數據統(tǒng)計,截至7月2日,今年有91家公募基金公司的148名基金經理離任,數量創(chuàng)近年來同期最高。僅6月以來,就有28位基金經理離職。
同時,年內基金經理離職人數較多的公司,以中小型基金公司為主。具體來看,融通基金、德邦基金、浦銀安盛基金、中融基金等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離職人數“領跑”,分別為5人、4人、3人和3人;而頭部基金公司中,嘉實基金、博時基金等均有3人離職,數量位居前列。
從離職類型來看,公募基金經理離職主要分為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其中有人是因為業(yè)績不好而離職的,也有人一次性“清倉式”卸任多只產品的基金經理。由于近三年權益市場波動加大,賺錢效應較差,不少權益基金出現嚴重虧損。
6月份,嘉實基金、德邦基金、中郵基金、富安達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先后離職。例如嘉實基金劉寧不再擔任嘉實新趨勢混合的基金經理,截至6月30日,該基金近3年的凈值漲幅為23.72%。
此外,中郵基金任慧峰一次性“清倉式”卸任中郵趨勢精選、中郵價值精選、中郵風格輪動、中郵核心競爭力、中郵睿澤一年持有等5只產品的基金經理,其中,中郵趨勢精選、中郵價值精選等近一年的凈值均下跌超20%。
富安達基金吳戰(zhàn)峰也在6月中旬離任富安達優(yōu)勢成長、富安達消費主題、富安達科技創(chuàng)新等6只產品的基金經理,整體來看這6只產品的近三年業(yè)績較為出色,近一年的業(yè)績也不算太差。
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基金經理離職是行業(yè)人才流動的正,F象,一般來說市場表現好的時候主動跳槽的情況較多,市場表現差的時候,業(yè)績表現欠佳無法完成考核被動離職的居多。2022年以來,市場經歷了較大的波動,許多公募基金業(yè)績回撤幅度較大,基金行業(yè)根據年度進行業(yè)績排名,業(yè)績不好的基金經理很容易因此被淘汰。
玄甲基金總經理林佳義表示,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往往出現在市場波動大或業(yè)績較差的時點,最近的公募基金經理離職潮跟市場周期密切相關。尤其5月份以來,年內權益類基金新發(fā)產品持續(xù)遇冷,疊加年中時點的公募基金公司年終獎發(fā)放期,基金經理離職也開始加速。
“公奔私”現象有所減少
根據以往離職的公募基金經理去向,“下一站”多選擇私募,但今年公募基金經理離職找的“下家”更多為公募,“公奔私”現象有所減少。
今年以來已有不少知名公募基金經理離職,比如白冰洋、湯戈、陳金偉、高楠、何以廣等,但他們多數選擇“人往高處走”,跳槽大型公募基金公司,而非選擇去私募。
6月27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xié)會的公告顯示,原中銀國際證券知名基金經理白冰洋入職富國基金,白冰洋在今年2月卸任掌舵的四只產品。此外,今年上半年,寶盈基金的陳金偉跳槽鵬華基金,高楠離職恒越基金選擇永贏基金,湯戈加盟方正富邦基金;百億基金經理何以廣離開長城基金,隨后加盟興證全球基金。
盡管今年“公奔私”現象有所減少,但私募依然是公募基金經理離職去向的不錯選擇。6月26日,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xié)會網站信息,曾在華夏基金、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公司先后任職的童卓,創(chuàng)立上海彤心雕瓏私募基金,他也曾在2018年10月加入睿遠基金,擔任私募權益投資部總經理。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汪普秀表示,“公奔私”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低迷的行情降低了主觀私募的吸引力,尤其2022年以來,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普遍虧損,甚至不少私募高管不得不出面向投資人公開道歉,造成大多私募基金目前募資非常困難。選擇“公奔公”的大多是從中小型往大型公募平臺發(fā)展。
汪普秀進一步表示,中小公募人才變動率較大的原因,既與近年來公募市場的整體發(fā)展特點相關,也與所在機構的投研業(yè)績以及渠道等方面因素有關。當前的券商、銀行等渠道資源明顯向頭部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傾斜,加上中小公募的投研團隊基礎薄弱、歷史業(yè)績不突出,投資人也更傾向于頭部公募。
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認為,不少基金經理在公募基金積累了大量的投資經驗和資源,離職選擇“奔私”也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私募操作靈活限制少,方便基金經理執(zhí)行自己的投資理念,也更容易抓住市場機會。另一方面,對于績優(yōu)的基金經理,私募的業(yè)績報酬比較可觀,成立自己的私募公司,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