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出口大幅增長 高景氣有望延續(xù)
海關總署12月7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11月,我國出口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專家認為,臨近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等因素將助力我國出口高增長再上臺階,年內及明年上半年出口高景氣有望延續(xù)。
出口超預期反彈
數(shù)據顯示,按美元計價,我國11月出口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較上月大幅提升9.7個百分點,創(chuàng)兩年多以來新高,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11月出口同比增速上揚建立在上年同期基數(shù)平穩(wěn)的基礎上。這意味著,出口強勢增長主要源于11月出口額大幅擴張。
從貿易對象看,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11月,我國對美、歐、東盟出口增速均較上月有所回升,對日本的出口增速小幅回落。對美歐出口增速回升速度較為顯著,主要還是因為近期美歐新冠肺炎疫情反復,部分地區(qū)工廠再次停工。另外,臨近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海外市場對相關商品需求旺盛。上述雙重因素疊加使中國出口增長再上臺階。
高景氣將持續(xù)
王青預計,年內出口仍將保持較快增長。11月國內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shù)(PMI)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shù)”持續(xù)回升,已連續(xù)3個月處于擴張區(qū)間。這意味著,年底前我國出口增速仍有支撐,12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望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
“明年上半年出口高景氣仍將持續(xù)。”諸建芳認為,在明年海外疫情逐步好轉趨勢下,中國傳統(tǒng)出口商品需求會逐步回升,并帶動整體出口增長。此外,海外疫情反復使中國全球生產替代者角色不會快速消失。
在王青看來,5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9%左右,但主要是受美元同期大幅貶值帶動,這意味著我國對其他非美貨幣總體上未出現(xiàn)明顯升值,因此匯率因素對出口整體影響不大。
國內生產帶動進口需求
11月,我國進口1.29萬億元,同比下降0.8%,按美元計同比增長4.5%。
“11月進口小幅回落主要受基數(shù)影響,國內生產景氣仍較好。”諸建芳表示,11月國內制造業(yè)PMI較10月回升0.7個百分點,其中進口PMI指數(shù)回升至50.9%,總體都在擴張區(qū)間。從商品類別看,自動數(shù)據處理設備及零部件、鐵礦砂、鋼材、未鍛造的銅等原材料或半成品增速較高,顯示國內生產景氣帶動進口需求。另外,與原材料相關的商品價格增長也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