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61.4%受訪者參與過直播答題 專家:應弘揚社會正能量

王品芝中國青年報

  進入2018年,一系列“直播答題”App、小程序迅速走紅。用戶參與直播答題,連續(xù)答對一定數(shù)量的題目后,便可平分巨額獎金。直播答題在短期內聚攏了大量用戶,但也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有網友質疑這樣的模式是否可持續(xù)。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對200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1.4%的受訪者參與過直播答題。45.8%的受訪者參與直播答題是為贏取獎金,43.0%的受訪者是為緩解自己的知識焦慮。46.7%的受訪者覺得目前直播答題的題目選擇太過冷門。

  受訪者中,00后占1.9%,90后占28.9%,80后占47.3%,70后占16.1%,60后占4.5%。

  35.3%受訪者稱自己或身邊人每天花費15~30分鐘玩直播答題

  北京某高校研一學生賈劍鵬每次參與直播答題,都會喊來同寢室的朋友,三四個人聚在一起,盯著同一部手機答題。他還在手機上設了很多定時提醒,“中午12點、下午2點、晚上8點……提醒自己不要錯過場次”。

  在上海某廣告公司工作的陳揚最近每天都會參與至少一場直播答題!爸形12點正好是吃飯時間,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答題!标悡P覺得,每道題答完后都會有一段講解,可以了解一些零碎的知識點。

  受訪者中,61.4%的人參與過直播答題,具體來說,21.5%的人參與過很多次,39.9%的人試過一兩次。30.2%的受訪者聽說過但沒參與過,5.6%的受訪者從來沒聽說過。

  在時間上,11.0%的受訪者稱自己或身邊人平均每天花費0~15分鐘在答題上,35.3%的人花15~30分鐘,29.0%的人花30分鐘~1小時,8.7%的人花1小時以上。

  直播答題能在短時間內爆紅,與“平分百萬獎金”等獎勵機制有很大關系。陳揚說,他對直播答題產生興趣,是因為看了朋友圈的轉發(fā),“有人答一場就分到了四五十元”。

  調查顯示,36.6%的受訪者看好直播答題的前景,33.3%的受訪者不看好,30.1%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除“現(xiàn)金獎勵”外,直播答題的社交屬性也是用戶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用戶往往拉著朋友一起答題”。但對于直播答題的前景,朱巍的態(tài)度并不樂觀:“直播答題的題目最開始主要是知識問答,而現(xiàn)在至少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答題場次是完全被商家買斷的,反復展示廣告內容,甚至偶爾出現(xiàn)違法違規(guī)的情況。要想持續(xù)下去,肯定要就這些問題作出調整改善!

  45.8%受訪者參與直播答題是為贏取獎金

  調查顯示,參與直播答題,45.8%的受訪者是為贏取獎金,43.0%的受訪者是為緩解自己的知識焦慮,41.2%的受訪者喜歡組團答題的社交方式,37.4%的受訪者追求不斷答對過關的刺激感,12.1%的受訪者是因喜歡直播答題的主播。

  直播答題的玩法越來越多。陳揚坦言,有一次,他喜歡的一位網絡綜藝節(jié)目明星做直播答題的主播,他特地去參加了那一場。

  賈劍鵬認為,直播答題并不能讓人學到真正有實用價值的知識,但通過直播答題了解一些冷門知識點,也算是拓寬眼界。

  “我覺得直播答題不是學習方法,而是游戲!北本┠硞髅焦締T工丁暢直言,抱著學知識的態(tài)度參與直播答題有點搞笑,“每道題目都是蜻蜓點水,也不成體系,基本上5分鐘后就想不起來了!

  參與直播答題能增長知識嗎?調查中,23.1%的受訪者認為能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48.8%的受訪者認為能了解冷門知識,但實用性不強,16.7%的受訪者直言過目即忘,學不到什么,11.3%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調查中,11.0%的受訪者自稱非常清楚直播答題的商業(yè)模式,47.0%的受訪者表示大概知道,35.7%的受訪者表示不太了解。

  賈劍鵬坦言自己并不了解直播答題的商業(yè)模式,也并未意識到直播答題可能植入廣告。

  “2016年是‘直播元年’,到現(xiàn)在已經兩年了。答題直播到底是應該流量變現(xiàn)還是做移動電商,一直有爭議!敝煳〗榻B,目前直播答題把社交功能和商業(yè)相結合,通過廣告和流量的方式解決了變現(xiàn)的問題。

  “網絡直播應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

  直播答題運行至今,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有人開發(fā)了針對直播答題的“外掛”程序,某直播答題平臺的題目設置出現(xiàn)嚴重事實錯誤,影響惡劣。

  賈劍鵬坦言,幾個朋友聚在一起答題時,“常常有人專門負責在電腦上查找正確答案,這樣可以順利拿到獎金”。

  在朱巍看來,直播答題平臺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并未對廣告植入進行標記,而是以“知識普及”的形式呈現(xiàn),不符合《廣告法》的相關規(guī)定。此外,“答題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一些涉及明星隱私的問題,這會對青少年產生誤導。如果一個孩子在參與直播答題,誤認為明星的私生活也是知識考察的范圍,那他的關注點可能會從課內學習轉向這些八卦,這會產生特別不好的影響。”

  朱巍提醒,直播答題平臺應格外注意兩部法律,“第一是《廣告法》,所有廣告都應明確標記。第二是《網絡安全法》,內容安全是網絡安全的重要組成方面,它既包括正確的輿論引導,也包括信息的真實性等內容”。

  目前的直播答題存在哪些問題?調查中,46.7%的受訪者覺得題目選擇太過冷門,39.9%的受訪者認為直播答題玩的不是“知識”而是“知道”,37.7%的受訪者覺得“撒幣”攬人的模式太過簡單粗暴。其他問題還包括:“撒幣”搶流量不可持續(xù)(32.0%),風口過去后可能會迅速消失(30.9%),只提供碎片化信息拼湊,對深度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幫助(24.7%),可能存在用戶數(shù)據造假現(xiàn)象(20.8%),現(xiàn)金獎勵的稅費問題模糊不清(13.4%)和浪費時間(11.7%)等。

  直播答題是網絡直播的一種創(chuàng)新形式,網絡直播的未來仍有許多可能性。朱巍提醒,網絡直播第一要遵守法律的底線,不遵守法律是走不遠的。第二,技術發(fā)展再快也不應犧牲公眾的知情權,不能損害用戶的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能發(fā)布虛假消息而損害信息真實性原則。他認為,網絡直播應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和運作模式,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將優(yōu)秀的文化、高尚的道德品質傳遞給更多的人。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