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卡位“移動支付” 百度整合優(yōu)勢強
“移動支付”是BAT三家都不可能放過的“未來之爭”。
2014年伊始,BAT的移動支付卡位戰(zhàn)便開始進入白熱化:阿里、騰訊選擇通過投資、并購等大規(guī)模的資本運作來迅速補全“移動支付”領域的上下游業(yè)務線——阿里增持新浪微博,騰訊投資大眾點評,兩家爭相補貼嘀嘀、快嘀。但熱鬧的同時,另一巨頭百度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布局更值得關注。
據(jù)公開消息顯示,百度目前已布局14款用戶過億的移動App,占據(jù)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人群最廣泛的用戶量和流量。其中收購糯米后,百度LBS在移動端已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
除此,百度系日分發(fā)量超過9000萬,輕應用、百度理財?shù)仍缫验_始全面搶奪移動支付場景。這也意味著不論從支付場景和使用頻次上來講,百度移動支付成為黑馬指日可待。
卡位戰(zhàn)術PK:“自有術”還是“聯(lián)姻術” ?
從目前看來,BAT都立足于自身優(yōu)勢進行布局:阿里騰訊分別通過“拳頭產品+收購”的策略,把支付寶、微信在移動支付領域不足的部分以入股或控股的方式搭建競爭框架;而百度則打了一貫的“產品牌”,立足自有產品的關聯(lián)。
那么BAT三家的卡位戰(zhàn)打得熱熱鬧鬧,到底誰更勝一籌?
關于騰訊入股大眾點評,可以看出騰訊已經轉變思路了,改變過去平臺思維,什么都自己干,騰訊現(xiàn)在用的是平臺+資本的思維在布局,這種打法也被稱作野蠻升級,不過,在移動支付之爭中,收購到底是不是“第一選擇”有待觀察,因為將面臨團隊協(xié)調、內部產品對接等系列問題——除非“結合自我優(yōu)勢”,有把控力和拓展力的收購。再回到騰訊的這次入股大眾點評,看上去更加開放了,但是這種打法最大的難點在于后續(xù)的磨合困難,目前騰訊僅占20%的股份,二者在合作親密度上有待觀察。
另一個巨頭阿里增持微博股份至50%也面臨一樣的問題,支付寶與微博到底如何對接,微博是相對獨立,還是把微博變成一個阿里旺旺的媒體版——后者顯然是很危險且不可持續(xù)的,而前者則對于支付寶的貢獻度有限。
由此,在BAT三家的競爭中,長期來看百度似乎更具優(yōu)勢——百度目前的優(yōu)勢產品都是立足自身優(yōu)勢的研發(fā)、整合,無論是百度理財、百度地圖,還是百度輕應用,百度系分發(fā)量,百度所有的產品線都在“整體規(guī)劃”范圍,而14款用戶過億APP也是基于百度原有的業(yè)務優(yōu)勢整合而來,分工明確。
只是,百度的“整體規(guī)劃”相互之間還需要進一步聯(lián)動,最終形成最有效的合力,在用戶獲得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如何讓移動支付和所有的APP都可以發(fā)生關系,同時將現(xiàn)有的14款億級產品流量直接導入,完成消費環(huán)境的架構也是眼下百度需要解決的問題。
卡位產品PK:騰訊阿里“拳頭”清晰 百度整合優(yōu)勢強
“移動支付”產業(yè)鏈中有幾個關鍵因素:入口、流量、賬戶體系、支付場景。我們可以看到,為了完善和增強這幾個要素,BAT的“移動支付”之爭,也轉移到了本地生活、電子商務、社交,甚至視頻、搜索、在線旅游等服務領域。
目前騰訊和阿里在移動支付的產品布局上相似度及重合度很高,主要特征是突出“拳頭”產品,打響“營銷戰(zhàn)”。
阿里以“支付寶”為殺手锏,通過結合豐富的支付場景,希望將以往沉淀的龐大的賬戶體系“趕”到移動端。但阿里在PC端的絕對優(yōu)勢并未出現(xiàn)在移動端之爭上——因PC端的支付場景無法直接導入移動端。
目前,雖然阿里在快的等的投入相當巨大,卻并未擁有絕對優(yōu)勢,而高德地圖的收購案還未最后落定,地圖如何能將阿里的版圖中擁有團購、打車、購物等資源整合打造成為一個入口級的應用還是未知。
騰訊呢,微信,還是微信!憑借微信這個“移動支付場景”最具競爭力的入口,騰訊自身的產品線很豐富,還入股了大眾點評,扶植了嘀嘀打車,創(chuàng)意了“微信紅包”等,迅速積累移動端的支付用戶群體。
可以預見的是,微信支付將托起包括公眾賬號、游戲平臺、虛擬內容、O2O服務等一系列產品和功能的變現(xiàn)依據(jù),不過,雖然騰訊產品很豐富,但是,圍繞微信支付做加法,還存在著一大堆“親兒子干兒子”的選擇和平衡問題。
還一個問題是,微信支付推出不久,在移動支付“技術”層面則相對落后阿里、百度,如微信目前只能掃碼支付,而阿里則開始推聲波支付,百度則是掃圖支付;同時因為微信的“實時在線”的特征,綁定支付的安全性此前受到質疑,目前業(yè)內普遍認為微信大量用戶捆綁的是“次卡”,而非真正生活中的“主卡”,在未來資金流領域可能會出現(xiàn)劣勢。
再看百度,目前百度在產品端以14款用戶過億APP“搶占流量入口”,迅速積累賬戶體系。相比較阿里和騰訊,百度在產品端的自我“整合”特征明顯,也不存在騰訊選擇權的博弈問題,或許對百度來說,最重要的則是在移動端布局的最重量的移動支付場景。
百度有什么?首先是百度LBS?梢哉f百度地圖是目前百度在移動端最好的“資本”之一,憑借百度地圖擁有了“移動支付”的優(yōu)勢入口。根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移動地圖市場上,百度、高德、谷歌三分天下,份額分別為35%,28.2%,21.3%,百度地圖居首。在地圖上,基于LBS的本地服務想象空間巨大,目前餐飲、商場、服裝等消費信息在百度地圖上已經有較充分的體現(xiàn)。比如餐飲,地圖的用戶使用習慣培育好后,將成為“移動支付”的重磅武器。
其次是百度輕應用。目前,百度輕應用在旅游、新聞類目、視頻、生活服務工具類目和母嬰醫(yī)療類目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收攏了一批的“生活”企業(yè),如傳統(tǒng)消費類巨頭寶潔,以及景點通、查違章、鬧鬧女巫店等經典案例。
一個關鍵的細節(jié)是,“百度輕應用”在向“移動支付”靠攏。百度輕應用中話費充值,網票網、格瓦拉等都有百度移動支付功能,據(jù)透露,業(yè)內不少知名企業(yè)都在陸續(xù)接入中——若其他應用的批量登陸,將讓百度在移動支付的場景更加充沛。
再次看百度的移動分發(fā)。 收購91無線后,百度系的日均分發(fā)量超過9000萬,一躍成為業(yè)內第一。而這進一步提高了百度在游戲領域的分發(fā)優(yōu)勢。如果對接上百度移動支付,那么將成為又一大重磅武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百度依托這些產品,正在悄然實行龐大的“一站式賬戶體系建設”。除去百度地圖、輕應用、百度理財?shù)葘σ苿又Ц毒哂小叭肟凇弊饔玫漠a品,百度音樂、百度云、文庫、微購等產品已經開始需要“注冊登陸賬戶”,雖然目前百度未公布賬戶數(shù)據(jù),但可以預見量不少,百度云目前已經有超過1億用戶,14款App的用戶總人次之和則已經超過20億,加上理財去年幾輪賣的都非;,百度的賬號體系建設已不可小覷。
目前BAT三家的移動支付領跑大戰(zhàn)已然展開,與阿里騰訊近期熱鬧的并購潮相比,百度的卡位定位和產品也極具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