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創(chuàng)新金融司法,完善投資者保護
3月18日,北京金融法院迎來成立三周年的日子。
近年來,北京金融法院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回應人民群眾金融司法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建立“雙軌雙平臺”證券群體性糾紛化解機制,打通中小投資者權利實現(xiàn)的“最后一公里”。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近日獲悉,“雙軌雙平臺”工作機制運行以來,已適用于500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資者的證券群體性糾紛案件審理,確定示范案件40余件,完成平行案件登記審核5600余件,便利中小投資者在線訴訟7000余人,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建立“雙軌雙平臺”工作機制
建立高效的投資者維權集體訴訟機制,最大程度便利投資者維權、減省維權成本,是司法機關回應人民群眾司法新需求、護航金融市場良性有序發(fā)展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北京金融法院在司法實踐中,探索建立起“雙軌雙平臺”證券群體性糾紛化解機制,著力打通中小投資者權利實現(xiàn)的“最后一公里”。
據(jù)介紹,“雙軌雙平臺”工作機制以“雙軌”運行為著力點,聚合提升制度效能。在原告投資者提起代表人訴訟后,不同意加入代表人訴訟的投資者可以明示退出并另行起訴,啟動示范判決機制,代表人訴訟和示范判決“雙軌”并行;在必要的時候,兩項制度可以相互轉換實現(xiàn)靈活“轉軌”;根據(jù)案件審理情況需要,還可以將代表人訴訟案件確定為示范案件,實現(xiàn)二者的有效“并軌”。
以“雙平臺”服務為支撐,切實維護合法權益。代表人在線訴訟平臺集公示公告、權利登記、代表人推選、退出代表人訴訟、調解與裁判等功能于一體;示范判決服務平臺與北京高院分調裁一體化平臺對接,具備案件登記、多元調解、司法確認、出具調解書、示范案件信息查詢等功能;合力為投資者提供訴調裁審全流程訴訟服務、立體化權益保障。
以規(guī)范化指引為依據(jù),提供糾紛化解路徑。北京金融法院研究制定《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審判指引》《關于適用示范判決機制妥善處理群體性證券糾紛案件的工作指引》等多份工作指引,為當事人、審判團隊、調解機構提供解紛路線圖。
“判決一案,解決一片”
記者獲悉,“雙軌雙平臺”運行以來,已適用于500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資者的證券群體性糾紛案件審理,確定示范案件40余件,完成平行案件登記審核5600余件,便利中小投資者在線訴訟7000余人。
在眾投資者訴華誼嘉信、東方網(wǎng)力、樂視網(wǎng)、昊華能源、神州長城等上市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中,“雙軌雙平臺”工作機制穩(wěn)妥有效推動了涉眾型證券糾紛的審理,低成本、高效率、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案件當事人充分肯定,實現(xiàn)了“判決一案,解決一片”的社會效果。
同時,“雙軌雙平臺”機制聯(lián)動對接12368訴訟服務熱線、訴前多元調解等訴調對接和非訴糾紛解決機制,助力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促進4000余件證券糾紛訴前化解、“一站式”辦結,打通中小投資者權利實現(xiàn)的“最后一公里”。
專家表示,《民事訴訟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guī)已確定了共同訴訟、代表人訴訟及“示范判決”等適用于證券群體性案件的訴訟機制,最高人民法院也發(fā)布了《關于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但如何在司法實踐中實現(xiàn)制度的細化落實,如何凝聚制度合力、切實豐富投資者訴訟維權“工具箱”,還需要金融司法在實踐中以人民為中心進行體系化思考和探索。北京金融法院建立“雙軌雙平臺”工作機制,正是以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回應人民群眾金融司法的新需求和新期待的體現(xiàn),期待金融司法在加強投資者保護方面推出更多舉措、凝聚更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