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提示“抱團”股潛在風險
在經過年初的持續(xù)沖高后,1月14日A股市場“抱團股”集體下挫。新能源車、釀酒、軍工等行業(yè)內的多只大市值龍頭股均遭遇獲利回吐。多家私募機構表示,當前相關行業(yè)板塊的“抱團”程度已經逼近歷史高位,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當前應考慮適當回避“抱團”股短線回調風險。長期來看將出現結構分化,未來會有部分股票出現“抱團”瓦解,也會有繼續(xù)被長期“抱團”的優(yōu)質公司。
資金面因素是關鍵
14日滬深兩市主要股指低開低走,深證成指、滬深300跌幅接近2%。而與此同時,兩市個股則出現了“漲多跌少”的結構性特征。前期市場機構“抱團”的行業(yè)板塊,如新能源車、釀酒、軍工、食品飲料等遭遇全線殺跌。不少大市值龍頭股,如比亞迪、長安汽車、寧德時代、五糧液等都出現了4%以上的跌幅。
喜岳投資CEO周欣表示,2020年末以來的市場分化和“抱團”股持續(xù)走強,主要來自于三方面的驅動因素。第一,2020年公募股票型基金發(fā)行量達到了約3萬億元規(guī)模,超越了2017年至2019年發(fā)行量的總和,新基金的發(fā)行規(guī)模在2020年下半年增長尤為突出。這些新基金建倉會刺激基金已持倉的股票股價走高。第二,年底公募基金的相對排名壓力也加深了“抱團”股票與其它股票的分化。第三,在對2021年權益市場進行布局時,大部分機構投資者普遍對一季度的權益市場表現相對樂觀。這類資金入市也在短期內對機構已經集中持倉的股票帶來了新的推動力。
富鉅投資首席投資官唐弢稱,以某白酒龍頭股為例,2020年一季度時,共有1208家基金公司對其持有5703萬股;而到了2020年三季度,相關數據則增加到1441家基金持有6730萬股。隨著公募基金總規(guī)模的不斷沖高,不少基金出于短期業(yè)績表現的考量而進一步買入,目前機構投資者在白酒等行業(yè)龍頭股和部分人氣板塊上的抱團程度已經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
長期面臨分化
對于14日機構“抱團”股的集體下挫,唐弢表示,一方面,機構“抱團”有“抱團”的理由,最近公募基金募集銷售火爆,源源不斷的彈藥補充短期內將“抱團”股推高;另一方面,市場也有市場的規(guī)則,再優(yōu)秀的公司也有一個合理的價格,價格背離價值太遠,最后必然是風險的不斷累積。此外,按照以往的經驗,市場重要的風格切換都會要有一個較大幅度或較長時間的調整。在這種調整發(fā)生之前,“抱團”現象仍將持續(xù),但是當前投資者要對此予以警惕。對于前期的“抱團”股追高買入,或者是小幅調整后的逢低配置,事實上均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
周欣進一步指出,在當前時點,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機構“抱團”行為的可持續(xù)性和不確定性風險。事實上,2020年四季度以來,不少機構的收益可能是典型的風險溢價。從歷史上看,A股市場在2014年底出現的機構“抱團”現象僅持續(xù)了一個多月,而2017年的機構“抱團”則持續(xù)了大半年時間,但最后仍以“抱團”瓦解告終。事實上,機構“抱團”不僅僅是A股特色,在歐美市場中,也會有“抱團”現象。但不管在哪個市場,機構持倉非常集中的股票,往往在過度“抱團”之后,都會出現股價顯著調整。
域秀資本研究總監(jiān)許俊哲分析稱,客觀來看,機構投資者在部分行業(yè)龍頭上的持股集中度已處于歷史高位。股票是否有機構“抱團”,不應當作為選股時的主要考慮因素,優(yōu)秀投資人最關心的應當是股票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價值、能否持續(xù)成長。優(yōu)秀公司從“黑馬”到“白馬”,就是一個市場不斷認知的過程,資本市場的魅力也就在于不斷會有個股新陳代謝,并需要投資者認知。因此,目前機構“抱團”的部分股票未來一定會出現“抱團”瓦解的時刻,也一定會有繼續(xù)被長期“抱團”的優(yōu)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