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投資“火中取栗” 觸發(fā)監(jiān)管“強關注”
近期,可轉債交易中部分投資者“火中取栗”成為市場焦點,也觸發(fā)了一線監(jiān)管部門的“強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發(fā)現,3月6日至4月6日,滬深交易所已發(fā)行的282只可轉債月成交額共1921.7億元。同時,可轉債市場所謂的“牛券”頻出:4月3日,9只可轉債突破200元大關。從換手率看,4月3日可轉債平均換手率為62.83%,其中金農轉債、尚榮轉債、泰晶轉債換手率超出11000%,相當于當日換手逾11次。
可轉債價格波動劇烈、換手率夸張等情況,引發(fā)了監(jiān)管層的高度重視!蹲C券日報》記者根據深交所發(fā)布的監(jiān)管動態(tài)統計發(fā)現,上月(3月6日至4月6日),深交所對近期漲跌幅和換手率異常的新天轉債、橫河轉債、模塑轉債、金農轉債、通光轉債、尚榮轉債等6只可轉債持續(xù)進行重點監(jiān)控,并及時采取監(jiān)管措施。上交所也表示,將可轉債交易情況納入重點監(jiān)控,對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誤導投資者交易決策的異常交易行為及時實施自律監(jiān)管。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的來看,部分可轉債已經成為高度投機的標的,喪失了“下可保本、上可獲得股價上漲收益”的“可攻可守”屬性,波動風險已遠超正股。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可轉債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較大。根據最新統計顯示,從參與者看,近兩周最熱10只可轉債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高達91.49%,其中資金規(guī)模300萬以下的中小戶交易占比68.71%。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轉債換手率極高說明長期持有者較少,大多數資金是基于投機目的而進行可轉債的短期投資。與此同時,機構資金撤出,個人投資者大量進入,參考股票投資的過往實踐,可以反映出可轉債市場投資風險加大。
李湛認為,可轉債市場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風險,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可轉債市場快速擴容,在發(fā)展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交易風險。另一方面是,可轉債的“不設漲跌幅限制”和“T+0”交易制度在客觀上便于投資者非理性炒作。
對于可轉債的風險提示,何南野表示,最核心的有兩點:首先,要判斷正股的價格走勢,以及正股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投資價值。如果正股本身質地較差,價格上行幅度很低,則可轉債風險極高;其次,要判斷可轉債的當前價格水平是否上漲過度,是否遠超轉換價值。如果遠超轉換價值,也說明投資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