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App上架掀全民體驗風 數字人民幣迎來全面推廣契機

王方圓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數字人民幣App(試點版)自1月4日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場公開上架,如今已滿一周。用戶的下載使用熱情有增無減,該App在各大渠道的下載量飆升。

  隨著冬奧會日益臨近,數字人民幣有望迎來全面推廣契機。未來,除了將在衣食住行等領域加速推廣外,數字人民幣在政務場景、對公場景的應用也將大力跟進。

  App用戶下載量飆升

  華為應用市場數據顯示,截至1月11日,數字人民幣App下載量已超過600萬次,而1月4日這一數據還不足1萬次。其他渠道的下載量也非常亮眼。數字人民幣App在OPPO軟件商店的下載量超76萬次,在小米應用商城的下載量超過260萬次。蘋果App Store雖未公開下載量,但對于該App的評分達到4.5星。

  用戶反饋也相當熱烈。有用戶表示“就等商家大規(guī)模跟進了”,還有用戶直言“什么時候全國推廣,已經迫不及待”,另有用戶感慨“從紙幣到數字貨幣,見證了科技發(fā)展的歷史”。

  數字人民幣App的簡便實用得到了不少用戶喜愛。有用戶表示“無廣告真的太棒了”“很不錯,離線也能支付”。同時,有用戶為數字人民幣App建言獻策,希望更多商家接入。一些潛在用戶則希望試點地區(qū)繼續(xù)擴大,自己早日使用上數字人民幣。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透露,截至2021年10月22日,我國已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4億個、企業(yè)錢包1000萬個,累計交易筆數達到1.5億筆、交易金額接近620億元。同年6月末,央行官方披露,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超132萬個,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余個、對公錢包351萬余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余筆、交易金額約345億元。

  應用場景大擴容

  在多地開展多輪測試之后,目前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已涵蓋“衣食住行”等重要民生場景,未來應用空間非常巨大。

  政務場景方面,日前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攜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就業(yè)促進中心及相關街道,成功向幫扶群眾發(fā)放了數字人民幣就業(yè)補貼。據悉,這是上海市首次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fā)放就業(yè)補貼。此舉進一步豐富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并為就業(yè)補貼資金監(jiān)管提供了新路徑。

  即將到來的冬奧會有望成為數字人民幣的全面推廣契機。萬聯(lián)證券TMT行業(yè)首席分析師夏清瑩表示,區(qū)別于此前在各試點城市的測試,冬奧會場景下的數字人民幣測試同時面向國內、國際用戶,打開了數字人民幣跨國、跨幣種支付的新應用場景,將進一步加強數字人民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建設。

  “數字人民幣已經由試點嘗試轉為全方位深入推進。展望未來,數字人民幣會接入更多的互聯(lián)網平臺,圍繞居民的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的支付服務。同時也會在產業(yè)端,圍繞企業(yè)薪酬、社保、納稅、福利等各個職能提供服務!闭猩套C券非銀團隊首席分析師鄭積沙表示。

  打通底層市場邏輯

  展望未來,數字人民幣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勢在必行,但仍需較長時間。

  鄭積沙表示,當前數字人民幣受理環(huán)境建設、安全和風險管理機制、監(jiān)管框架等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數字人民幣作為金融公共基礎設施的開放性以及作為新一代支付工具的先進性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領先性,也需要真正獲得市場和用戶的認可。

  一名工作在深圳的數字人民幣App用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雖然自己下載并使用App,但使用頻率并不高,希望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紅包、返現等獎勵活動,同時吸引更多商家入駐,形成數字人民幣支付生態(tài)圈,以提高使用黏性。

  另一名在深圳工作的人士表示,雖然深圳已經開展了多輪試點,但自己至今并未使用數字人民幣。建議相關機構進一步加大科普和宣傳力度,向大眾介紹數字人民幣的益處,提高下載相關App的積極性。

  “推廣數字人民幣的實質,是如何推廣好數字人民幣這一新的支付方式。”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孫陶然表示,各地政府主導的發(fā)放紅包活動結束后,想要充分調動存量用戶持續(xù)使用數字人民幣的積極性,最關鍵之處在于打通底層市場邏輯,同時發(fā)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