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ESG標準化研討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建議——推動符合ESG標準導向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江聃 證券時報

  6月21日,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環(huán)境社會治理(ESG)標準化研討會暨環(huán)境社會治理標準化項目研究組啟動會”在京召開。來自政府部門、高等院校和國際組織的專家,圍繞ESG標準化工作推進、中國ESG政策體系構建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2024年是ESG概念提出20周年。與會專家認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fā)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加快發(fā)展方式綠色轉型,完善支持綠色發(fā)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需要標準化工作的支撐。推進企業(yè)在履行社會責任時如何更有效地解決社會現實問題,也必須更加科學地構建和應用ESG評價體系。與會專家建議,ESG作為新的管理工具和制度創(chuàng)新手段,在形成標準時,應注意與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同向同行,要把握產融結合的新特點,力促更多符合ESG標準導向的資金進入到實體經濟。

  證券時報一直矢志不渝地在ESG典型案例發(fā)掘、責任投資理念傳播等方面開展新聞報道工作,希望展現國內上市公司在ESG領域取得的積極進展。在ESG研究和探索方面,證券時報是中國財經媒體的先行者。早在2011年,證券時報就成立了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是國內首批關注上市公司非財務信息的研究平臺。自2021年起,證券時報陸續(xù)發(fā)布了《A股公司ESG百強榜》《A股公司ESG問卷調查報告》《中國ESG發(fā)展白皮書》等成果,并于2023年9月發(fā)布了“證券時報ESG百強指數”。

  證券時報參會代表表示,未來報社將通過新聞輿論引導,立于ESG研究和報道前線,發(fā)掘更多更優(yōu)ESG典型案例,一如既往地關注、支持ESG研究,并且愿意深度參與標準研究制定,為中國ESG標準化貢獻媒體力量。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