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
返回首頁

A股市場放量反彈 券商板塊出現“異動”

吳玉華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6月14日,A股下探回升出現反彈,市場成交放量,成交額超8500億元,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均上漲。整個A股市場超2600只股票上漲,CPO、PCB、IDC、券商等板塊表現活躍,海通證券盤中一度出現漲停。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市場逐漸出清,利好政策陸續(xù)出臺,疊加海外風險因素逐步收斂,資金終究會不斷流入,從而推升市場回暖。

  成交額創(chuàng)近15個交易日新高

  6月14日,A股市場下探回升,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盤中低點均創(chuàng)5月21日以來的本輪調整新低。在創(chuàng)下本輪調整新低后,三大指數均反彈。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分別上漲0.12%、0.50%、0.76%,上證指數報收3032.63點。

  市場成交放量,A股成交額超8500億元,創(chuàng)近15個交易日成交額新高,較前一個交易日增長12.68%。其中,滬市成交額為3961.95億元,深市成交額為4519.00億元。14日A股市場上漲個股數為2683只,漲停個股數超過50只,下跌個股數為2400只。

  從盤面上看,電網設備、CPO、券商、地產、保險等板塊輪番活躍,紅利板塊出現調整。申萬一級行業(yè)中,通信、非銀金融、房地產行業(yè)漲幅居前,分別上漲3.47%、1.93%、1.67%;公用事業(yè)、國防軍工、醫(yī)藥生物行業(yè)跌幅居前,分別下跌1.45%、1.28%、0.88%。

  通信行業(yè)中,新易盛漲逾13%,中際旭創(chuàng)漲逾11%,長江通信、劍橋科技、精倫電子漲停,新易盛、中際旭創(chuàng)均在14日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jiān)易小斌表示,上證指數從5月20日見到近期高點3174.27點以來,連續(xù)調整四周,低點到了3011.58點,距離3000點的整數關口咫尺之遙。造成這種走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市場從2月5日的低點反彈以來,上漲幅度超過20%,在快速脫離底部區(qū)域后需要時間來震蕩消化;第二,雖然今年上半年出臺了許多針對性較強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證券市場、房地產行業(yè)等,但也需要時間來驗證;第三,外圍擾動因素仍有影響,如美國可能降息的時間和次數等,讓市場信心難以恢復。

  券商板塊強勢

  在14日的市場中,引人關注的還有券商板塊的“異動”,14日午后券商板塊迅速拉升。Wind券商指數14日上漲1.94%,海通證券漲近9%,盤中一度漲停,國泰君安漲近5%,首創(chuàng)證券漲逾4%,浙商證券、國聯(lián)證券、太平洋均漲逾3%。值得注意的是,在14日券商板塊漲幅居前的個股均為有重組預期的股票。

  如,有市場傳聞稱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可能要合并;國聯(lián)證券此前公告披露重大資產重組董事會預案,公司擬發(fā)行A股股份購買民生證券100%股份,擬募集不超過20億元;浙商證券累計花費超51億元獲國都證券超34%的股份。

  對于合并傳聞,14日海通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沒有相關的計劃。國泰君安稱,截至目前,公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對于券商板塊,瑞銀證券非銀金融行業(yè)分析師曹海峰表示,未來十年中國證券行業(yè)中將會成長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航母型券商,預計2023年-2030年,中國證券行業(yè)收入遠高于日本1990-2022財年期間的水平,行業(yè)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原因在于,宏觀經濟方面,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仍然較高,發(fā)展尚未達到成熟狀態(tài);資本市場方面,中國潛在發(fā)展空間仍然較大,相比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中國在市場證券化率、人均金融資產、機構投資者占比等方面更低;從細分業(yè)務來看,中國的財富管理、資管、衍生品收入增長潛力更大。

  曹海峰尤其看好頭部券商。他表示,首先從估值來看,頭部券商估值處于歷史新低;其次,行業(yè)未來有不錯的增長率,瑞銀預期為10%,利潤可能增長更多;第三,行業(yè)集中度將有所提升,這其中蘊含著并購重組的機會,同時還有內生增長的機會。根據測算,至少未來五到十年,證券行業(yè)財富管理將保持25%以上的增長,資產管理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衍生品等機構型業(yè)務將保持超10%的增長。

  Wind數據顯示,當前券商板塊市凈率為1.155倍,位于三年來歷史最低水平。信達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yè)首席分析師王舫朝認為,當前券商板塊估值反映市場過度悲觀預期,在建設一流投行、行業(yè)集約化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當前券商行業(yè)估值水平具備較強安全邊際。建議關注頭部券商及具備并購發(fā)展前景的券商。

  后市預期樂觀

  從資金面上來看,Wind數據顯示,14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70.07億元,凈流出金額較前一個交易日顯著減少。其中,2334只股票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入,2766只股票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出,滬深300板塊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出39.19億元。

  行業(yè)板塊方面,14日非銀金融、通信、計算機行業(yè)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為19.73億元、10.42億元、5.50億元。電子、電力設備、基礎化工行業(yè)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凈流出17.51億元、16.32億元、10.92億元。

  個股方面,國信證券、中際旭創(chuàng)、海通證券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為3.88億元、2.76億元、2.66億元。寧德時代、藥明康德、中芯國際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凈流出8.83億元、3.54億元、3.15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萬得全A滾動市盈率為16.63倍,滬深300滾動市盈率為11.94倍,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對于A股市場,易小斌認為,雖然目前市場仍然表現為存量博弈的態(tài)勢,熱點變動頻繁,交易量未能有效放大,但隨著市場逐漸出清,政策效應逐步顯現,資金終究會不斷流入,從而推升市場的回暖。其建議關注兩大重點:一是低估值高股息的相對傳統(tǒng)但業(yè)績穩(wěn)定的板塊;二是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在中長期內具有想象空間的公司,主要集中TMT相關的行業(yè)中。

  “盈利預期向上修正以及政策推進可能會成為市場的上行動力?!惫獯笞C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表示,隨著利好政策陸續(xù)出臺,疊加海外風險因素逐步收斂,市場估值水平或將逐步抬升,逐步回到與當前流動性、盈利相匹配的水平,預計市場行情有望修復到去年的樂觀水平。

  華安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經濟學家鄭小霞表示,市場仍在等待新變化的出現,重點關注政策落地的速度和效果,繼續(xù)震蕩以對。配置上輪動速度有所緩和,但新主線仍不明朗,因此延續(xù)前期主線和提前確定性機會配置,關注有色、煤炭、公用、農牧、軍工以及新質生產力主題。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lián)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