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6月生豬價格顯著回暖 牧原股份上半年預盈過百億

證券時報電子報

   6月份國內生豬價格整體回暖的情況,從行業(yè)龍頭的產銷數據即可見一斑。

   6月銷售均價環(huán)比增長

   7月6日晚間,溫氏股份(300498)發(fā)布6月份產銷數據顯示,當月公司銷售肉雞9258.15萬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收入16.08億元,毛雞銷售均價9.37元/公斤,環(huán)比變動分別為8.35%、-5.80%、-13.72%,同比變動分別為25.03%、-15.94%、-33.69%。公司6月肉雞銷售均價同比下降,主要是去年以來國內肉雞產能快速增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肉雞消費需求下降所致。

   不過,6月份公司銷售肉豬84.85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35.12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3.35元/公斤,環(huán)比變動分別為-5.79%、1.24%、12.63%,同比變動分別為-56.03%、5.31%、114.88%。

   溫氏股份稱,公司6月份肉豬銷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公司前一階段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以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當月公司肉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國內生豬供給偏緊所致。

   正邦科技(002157)6日晚間發(fā)布的數據顯示,6月公司銷售生豬69.41萬頭(其中仔豬22.85萬頭,商品豬46.56萬頭),環(huán)比增長39.89%,同比增長65.42%;銷售收入23.23億元,環(huán)比增長27.27%,同比增長219.8%。商品豬(扣除仔豬后)銷售均價33.5元/公斤,較上月增長12.19%。2020年1~6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272.54萬頭,同比下降11.90%;累計銷售收入107.12億元,同比增長137.26%。

   當日牧原股份(002714)也公告稱,公司6月份銷售生豬152.3萬頭,銷售收入46.58億元。當月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31.41元/公斤,環(huán)比上漲19.89%。6月份商品豬價格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業(yè)績報喜

   雖然今年春節(jié)后國內生豬出欄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顯著下滑,但規(guī)模養(yǎng)殖企業(yè)頭均盈利水平依然處于較高水平。隨著近期行業(yè)上市公司半年業(yè)績預告的陸續(xù)發(fā)布,豬企可觀的盈利狀況也逐步展現。

   6日晚間牧原股份發(fā)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yè)績預告顯示,期內公司預計盈利105億元至110億元,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2.8元/股至2.94元/股。此前在2019年上半年,公司虧損1.56億元。

   牧原股份表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國內生豬產能大幅下降,豬肉市場供需矛盾突出,2020年上半年生豬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是導致報告期凈利潤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

   此前天邦股份(002124)發(fā)布2020年上半年業(yè)績預告顯示,預計期內實現盈利14.8億元~15.8億元,公司上年同期虧損3.67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02.90%~530.12%。

   天邦股份擁有水產飼料、生物制品、生豬養(yǎng)殖(漢世偉)、生鮮食品(拾分味道)、工程建設(天邦開物)等業(yè)務板塊。不過公司表示,報告期內業(yè)績大幅增長主要來自于公司生豬養(yǎng)殖業(yè)務。

   卓創(chuàng)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6月國內生豬均價一路攀升。外三元出欄月均價33.58元/公斤,環(huán)比漲幅14.96%,同比漲幅104.38%。1~6月外三元均價34.73元/公斤,同比漲幅142.02%。需求低迷難敵生豬供應緊張,豬價漲勢明顯。

   據統計,5月生豬自繁自養(yǎng)盈利均值2010.33元/頭,環(huán)比漲幅30.45%,同比漲幅471.33%。6月標豬緊缺,推動豬價不斷上漲。在豬價持續(xù)上漲的情況下,自繁自養(yǎng)盈利值漲勢較快,月底時漲至2330.12元/頭,較月初上漲45.85%。1~6月生豬自繁自養(yǎng)盈利均值2311.51元/頭,同比漲幅1896.49%。

   不過,養(yǎng)豬行業(yè)的高盈利狀況或將隨著市場供給增加有所回調。

   卓創(chuàng)分析師馬麗媛認為,國內定點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生豬出欄量在2020年2月達到谷底,較2019年1月下降58.20%。2020年3月開始出欄量止跌反彈,其中北方供應相對充足,南方存欄多數在8月份左右開始增加,屆時國內產能集中釋放,商品豬出欄增速或加快。也因此,預計2020年下半年國內豬價整體呈現下降態(tài)勢,2019年的輝煌難以延續(xù)。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